酸碱废气的处理工艺介绍
本酸、碱性废气净化系统的工艺流程为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含H2SO4、HCL、少量NH3的酸、碱性气体被吸收罩捕集直接进入支风管,经各自调节阀门,由排风总风管引至楼顶进入净化塔,废气流由吸收填料塔下部进入, 塔顶部防堵型喷嘴产生雾状喷雾,洒下的吸收液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沿着填料的各处表面均匀分布,并在表面形成一均匀液膜。净化塔的垂直设计使酸碱溶液和自下而上气体相向流动,并能很好地接触反应,气流中的污染物被自动加药装置制备的循环酸碱溶液吸收进入水箱,干净气体经净化通过风机、烟囱排入大气。另外,净化塔的顶部设有气体脱水装置,防止部分雾状吸收液被带入风机。
喷淋塔工作原理:
酸性废气净化装置属两逆向流填料吸收塔,酸性气体从塔体进气口进入净化塔,在通风机的动力作用下,迅速充满进气段空间,然后均匀地通过均流段进入到第一级多面球填料吸收段,多面球直径∮50mm,材质为聚丙烯,填料堆积厚度每层为250-300mm。该多面球具有气速高、叶片多、阻力小, 比表面积为122m2/m3可以充分解决气液交换,具有生产能力大、操作弹性大等特点,广泛用于酸雾净化塔去除酸雾(多面球外型如图)。
在多面球填料的表面上、气相中酸性物质与液相中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生成物质(多数为可溶性盐类)随吸收液流入下部贮液槽,未完成吸收的酸性气体继续进入到第二级多面球填料吸收段进行与第一级类似的吸收过程。然后再进入第一级喷淋段,在喷淋段中吸收液从均布的喷嘴高速喷出(喷射形式如图),形成无数细小雾滴与气体充分混合、接触,继续发生化学反应,然后酸性气体进入到第二级喷淋段进行与第一级类似的吸收过程。第二与第一级喷嘴密度不同,喷液压力不同,吸收酸性气体浓度范围也有所不同,喷嘴选用无堵塞螺旋喷嘴,在喷淋段与及填料段两相接触的过程也是材热与传质的过程,通过控制空塔流速与滞贮时间保证这一过程的充分与稳定。对于某些化学活泼性较差的酸性气体,尚需在吸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塔体的最上部是挡水除雾段,气体中所夹带的吸收液雾滴在这里被清除下来,吸收处理后的洁净空气从净化塔上端排气管排入大气。
待处理的废气从吸风管进入塔中后,风速得到减慢以适宜的风速通过塔内二层填料(胶花),由塔下部的溶液箱中的喷淋泵将吸收液送至塔内填料段。气体和液体二相充分接触进行传质吸收反应,使废气得到净化。净化后的废气进入塔内的气液分离段,分离出气体中夹带的液滴。然后进入风机后通过排气风管,废气达标排放。
为了提高净化塔的效率,以适宜的喷淋密度和根据不同的废气种类投加药剂。吸收液采用pH自动控制仪,控制吸收液的pH值,吸收液定期排放至废水处理站。采用药槽和计量泵完成加药过程。